Wednesday, October 3, 2007

家族旅行之二: 探親的行囊

唸大學時寒暑假以外, 平時難得回家,特別是大一大二,必修課往往佔據一週內最差時間: 週一早上與週五下午.加上來回車程就花掉大半天. 我這原本就算不上特別想”家”的人(比較想念台南的小吃),原本就不濃厚的思鄉情,也往往在理性衡量之下便消失於無形: 想想舟車勞苦一頓,在家裡卻待不上幾小時, 算了.

工作後情況稍有好轉, 連續假期外,哪天嘴饞之際,任何一個週末加上週五與週一的特休簡簡單單就湊滿四天. 加上荷包稍有實力,一趟南徵北討也不過四小時, 足足省下大半時間.

不管停留多久, 難得回南部一趟, 每次到了返回台北之際, 爸媽總是大包小包的張羅, 好像我即將返回的台北可比物資缺乏的非州般,不帶點東西回台北就會餓死, 因此見縫就塞,無縫也擠. 雖然知道那是父母一片心意, 我的臉色往往也隨著行囊一起沉重, 好幾次終於還是發了脾氣: “很重耶,你們知不知道背這些坐公車很累啊“. 然而回到台北後,享用”真饈”時,特別是室友投來艷羨眼神間總讓我趾高氣昂起來, 嘴裡也不免驕傲”這可是我們台南最有名的XXX呢“. 然而,隨著美味下嚥的竟是心底泛起的慚愧酸味與自責的苦味:慚愧面對父母大似張羅時的無動於衷, 自責面對父母的疼惜我竟是脾氣以對.

終於, 這種模式在我到了美國後有了改變. 不再是我返鄉, 探親反成了家人的年度旅遊.不變的是, 我還是不免發脾氣,一爲停留時間長短.相對於大學時我的錙租必較, 家人從不在乎短短的10天假期扣掉往返三天的飛機時間後所剩無幾,甚至連時差都來不及調整就又要返鄉了.

終於,時光流逝之間我已不是旅人, 反成為旅居他鄉的過客.父母與家人取而代之成為旅人, 而我竟是流浪異鄉的”主人”. 不變的是, 我還是不免發脾氣,二為行李多寡輕重.每每到機場接機見家人大包小包, 我便不免抱怨”帶什麼啊,行李這麼多“. 其實不消問也知道行李裡面的東西是為她們牽掛的海外遊子我所準備的家鄉味, 心底泛起的還是慚愧, 然而我卻連”很重耶,你們知不知道背這些很累“都沒資格說了.

短暫的探親之旅同時以另一個類似的模式,不同的進行者.一樣是週一與週五排有課程, 住在密西根的他還是利用短短的週末來探親.扣掉來回飛行時間, 我們一個月的相聚其實只有48小時不到. 不同的是, 這回換成我一邊塞東西—煎好的魚,買好的水果….他臉色一邊跟著沉重; 不同的是,一次”我回密西根再買就好啊,你知道我上次登機箱差點抬不上去耶“換得我淚眼相對後, 他開始以不同樣沉重的心—因為相聚太短暫不忍而沉重,開始以”我今天便當帶的是你幫我煮好的XX喔”來面對同樣沉重的返鄉行囊.

原來, 從來只有我”想想舟車勞苦一頓,在家裡卻待不上幾小時, 算了”而不返鄉探親.
原來, 從來也只有我得了便宜還賣乖,享受親情與家鄉美味卻還抱怨”很重耶”而拒帶行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