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30, 2011

[來函照登]罐頭青豆面面觀 – 談唱片版本(上)

感謝Publius 來稿,讓這個快荒廢的部落格苟延殘喘一下.  這篇講的是版本比較,因為篇幅有點長,打算把它拆成兩篇. 上篇講為什麼要聽不同版本,並舉蕭邦作品當例子. 下篇舉布拉姆斯作品當例子與結語. 

這個主題很有趣, 至於我自己的收集裡,版本最多的大概是柴六. 如果懶病不太嚴重,希望我可以整理一下來分享, 也希望各愛樂朋友踴躍分享意見, 也許我可以結集各位意見整理成拋磚引玉系列.

以下.



--------


I. 為什麼要聽版本?
 無論是古典音樂的演奏者或是愛好者,除了前去音樂廳參加音樂會外,最方便且最常見的聆樂方式,經常都是透過錄音。也因此,錄音也一直有「罐頭青豆」這種比較揶揄的稱呼出現,覺得這是把新鮮的現場演出壓縮進罐頭裡的速食產物,與現場演出的差距甚大。現場和錄音的不同, 相信所有進過音樂廳的愛樂者都相當清楚,現場演出是一種很難取代的存在,但拜技術和器材價格大眾化之賜,接觸錄音的成本急速下降,但所得到的音樂效果卻是日漸提升,「青豆」也就因此沒有那麼「青豆」。另一方面,由於台灣並無法很方便的參加一流樂團與獨奏家的現場演出,錄音也成為在台灣接觸這些演奏家的方法。再者,要接觸過去的演出,則唱片就成為必要之惡,無從取代起了。
 除了錄音與現場之爭,另外一個問題則是該不該聽版本?作曲家的同一個作品,在不同音樂家底下,自然會有不同的呈現。而版本聆聽,或是版本比較最終的目的,常常並非是找出決定性的版本,而是藉由聆聽不同樂團、指揮和音樂家的演出,去注意每個音樂家對樂曲不同的見解,進而豐富愛樂者自身的知識, 以及對樂曲和音樂的理解。像是極力反對錄音的傑利畢達克(Sergiu Celibidache),要不是他兒子同意將其在慕尼黑愛樂的錄音發行 CD,年輕一代的愛樂者可能到現在還無法理解這位指揮大師的特殊之處。同樣的曲目,擁有酒神風格的小克萊巴 (Carlos Kleiber) 與演出充滿哲學與禪意的傑利畢達克,單純就處理速度上的差距就可能會天差地遠,那帶來的音樂「內容」自然有所差距,對於愛樂者來說,聆聽不同的版本除了可以更容易察覺音樂不同的細節外,在器樂演奏上,也可以從各個演奏家不同的技巧當中,聽到完全不一樣的「聲音」,鋼琴演奏上,對於踏板和觸鍵處理方法的差距,對鋼琴的聲響也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多聽版本或版本比較,最終目的是為了給愛樂者更寬廣的音樂經驗,並從中體會不同的音樂處理,並從中建立起自己的音樂偏好和品味。這篇文章希望提供給讀者的,主要是藉由作者個人的聆聽經驗,將聽過的唱片和錄音版本,略做介紹,以提供給讀者做為選購唱片的參考。為了書寫的方便性起見,這篇文章並沒有對樂曲形式進行編排,僅就不同的曲目,提供作者的聆聽經驗,也提供給愛樂者做為參考之用。另一層面,這個名單只包含著筆者本人的主觀喜好,裡面挑選的名單可能正反兩面皆有。至少筆者認為,聽音樂是一個一直成長的過程,以前的偏好不代表未來的偏好,以一個較為開放的態度,仔細聆聽每一個演出的優點,比較每個演出不同的特色,常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國鋼琴家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 對布拉姆斯鋼琴音樂的詮釋,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經驗。巴克豪斯在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的詮釋上相當出名,即使是六零年代晚年的錄音,也是虎虎生風, 一點都不愧其鋼琴獅王的稱號。但在他的布拉姆斯晚期鋼琴獨奏作品的詮釋上,卻不見刻意的力道發揮,反而略有將琴鍵的力道淡化,以營造出布拉姆斯晚年音樂當中的「輕悲劇」成分。不僅僅是音樂家之間對詮釋觀點的差距,同一個音樂家也會因為作曲家的不同,甚至是同一個作曲家創作時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詮釋方法,這些都可以讓愛樂者更容易的瞭解樂曲,並快速累積如何判斷演出的好壞,因而建立起本身的音樂喜好。
II. 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蕭邦的鋼琴作品,一向備受樂友以及音樂演奏者偏愛,也因此,無論是蕭邦的鋼琴獨奏作品或是也留下無數多的版本得以比較,相對的,此一作品也是多經樂評家評寫,存在許多版本比較文章的曲目。因此在這個段落中,主要是論及一些筆者本身的聆聽經驗,以做為這些文章的補充,以避免有狗尾續貂的嫌疑。
 在這篇文章當中,將主要介紹以下鋼琴家的版本:兩位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得主,並在今年都會來台演出的齊瑪曼 (Krystian Zimerman)與歐爾頌(Garrick Ohlsson),以及另外一位首獎得主阿格麗希 (Martha Argerich)。由於篇幅關係,有許多蕭邦名家的演出在此無法一次詳述,如鄧泰山 (Dang Thai Son) 及波里尼 (Maurizio Pollini) 的蕭邦演出,也都是絕佳的版本,也都值得一聽。
 齊瑪曼是 1975 年蕭邦大賽首獎得主,也是筆者最欣賞的鋼琴家之一,他的蕭邦音色高貴優雅,近年來在彈性速度上的使用堪稱一絕,並且極端重視鋼琴本身的音響效果,也因此無論是現場演出或是唱片,都可以在當中找出其音色的特殊之處。他曾留下兩次蕭邦鋼琴協奏曲錄音, 一次是 80 年代由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搭配洛杉磯愛樂擔任伴奏,另一次則是 2003 年由齊瑪曼親自指揮家鄉子弟兵波蘭節慶管弦樂團的錄音。齊瑪曼第一次的錄音在樂句的處理上相當清新, 他的音色從這次的演出當中就展現出一貫的亮麗燦爛風格,以比較明快的速度處理鋼琴的樂句,但卻不失細節的詮釋和精準度在觸鍵的使用上,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及彈性處理,營造出一種屬於齊瑪曼的浪漫作風。無論在現場演出或是錄音室錄音, 齊瑪曼在最近幾年則是更廣泛的應用彈性速度,並更加強調速度的對比性。在他的第二次蕭邦鋼琴協奏曲錄音中,無論是鋼琴獨奏上的對比性,或者是管弦樂團與獨奏家的對比性,在齊瑪曼的處理之下就更為明顯。鋼琴的音色上,齊瑪曼仍維持輕快的處理節奏與較為輕巧的觸鍵,但是卻將鋼琴的琴聲處理的較為清亮而華麗,並且在鋼琴家本身的指揮下,襯托出鋼琴的主導地位。在速度處理上,齊瑪曼這個版本的特殊性極強,在速度上,樂曲的總長拉長[1],但是樂曲總長的增加是加快在快速樂段的處理速度,以將慢版樂章的樂句拉長。此一版本成功的地方如前所述,在不破壞樂句線條的條件下,製造出風格的對照性,第一樂章的動態感,相當的耳目一新。而在第三樂章中,齊瑪曼在導奏時利用極慢的速度滑出,製造出一種朦朧的優雅美感。齊瑪曼的兩次演出展現了完全不同的蕭邦風味,都是頗具新意的演出,但筆者仍建議先聆聽齊瑪曼的第一次錄音,並對照第二次錄音觀察處理不同之處,將會是相當有趣並收穫豐碩的聆聽經驗。
 1970 年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得主歐爾頌,曾經在英國 hyperion 唱片公司留下全套蕭邦鋼琴作品全集。他的蕭邦初聽會有種陽剛感,但是細聽過後會發現有趣的音色處理。歐爾頌在音色上也是偏向明亮的風格,但在進入中段樂章後,會發現歐爾頌並非使用一般男性音樂家常使用的蕭邦處理方法:較重或較深的觸鍵、速度上的加快等等,而反而利用的是偏深但非重的觸鍵,且並沒有刻意的加快速度,並且會隨著樂段的需要,控制自己在觸鍵上的深淺程度,這一點在他的蕭邦鋼琴作品全集裡面可以找到相當好的對照,其中以波蘭舞曲和馬厝卡舞曲的演出,雖是同一種曲式,但歐爾頌的演出極值得參考的是,他不會在快速樂段或需要力道的樂曲,就完全將全曲以同一種方法處理完成,反之亦然。他會隨著樂段的需要,輕鬆的轉換到他需要的詮釋上,這一點相當難能可貴。知名樂評家家評論歐爾頌的蕭邦錄音在踏板運用技巧上堪稱頂尖。這一點在他的鋼琴協奏曲錄音上也有類似的展現,歐爾頌的鋼琴協奏曲不走與樂團對抗、展現鋼琴家陽剛本色的蕭邦處理方式,以穩定堅毅但是帶有柔美的線條處理樂句,這一點在男性蕭邦演奏者當中頗為難能可貴,算是相當傑出的演出。
阿格麗希的蕭邦受到許多愛樂者的喜愛,筆者手邊的發行版本是 DG 的畫廊系列,於 1978年由羅斯托波維契 (Mstislav Rostropovich) 指揮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擔任伴奏。阿格麗希整體使用非常快的速度處理這首鋼琴協奏曲,流暢性相當值得稱許,也展現了鋼琴家本身的純熟技巧。阿格麗希的蕭邦展現出十足的青春風範,帶有在樂句處理上毫不拖泥帶水,一如阿格麗希在其他作品的處理方式,以聆聽愉悅程度論,相當的出色,天才風格的權勢洋溢在整首協奏曲當中。羅斯托波維契的伴奏尚稱稱職,但美國國家交響樂團的狀況仍有所缺憾,無論是樂團音色或是技巧上,都可以感覺到樂團的極限,但狀況並不是往最理想的方向發展而已。另一方面,曾經有閱讀過類似的資料指出阿格麗希的蕭邦較無女性演出者的柔美風格,反倒是以比較陽剛的方式處理蕭邦,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觀察點。


[1] 本文提及的蕭邦鋼琴協奏曲需要以兩張CD發行,總長超過八十分鐘,大多數的版本僅需要一張CD即可收錄兩首鋼琴協奏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