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3, 2009

關於語言/語文的雜感 (last update:10/19/2010)

我一向主張語言必須文字化才可以傳承,而且文字最好必須具備文義, 因為拼音文字本身只有聲音(只是發音符號),不具文義的話比具有意義的文字低了一等. 舉例而言, 韓文就只是發音符號, 在我的偏見裡就比日文的五十音低了一等, 因為後者除了發音外的功能也具備文義.

我的這種偏見下, 我偏好全用漢字的台文, 對於那些漢羅夾雜的台文, 心裡總有些排斥而不能全心接受. 我的這種偏見在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之後有了新的省思. 這篇討論地名的文章提到:

"「聽音辨義」才是追尋一個地名意義的正確方法。至於那些在漢字堆裡「望文生義」的討論,總是誤入歧途。"

文中舉例如下: " 屏東縣的 Sandimor,清時根據鶴佬話寫成「山豬毛」。從字面上來看,很容易便可對其意義做出解釋:當地大概盛產山豬毛吧?不過到了戰後,這個地名根據華語寫成「三地門」。不知道這個地名曾寫成山豬毛的人,仍可輕易從字面尋求解釋:當地大概是進入三個地方的大門吧?有些人說不定還可以引經據典,「找出」究竟是哪三個地方呢!很不幸的,這個地名的意義與山豬毛或三地門的字面意義都無關,因為這是一個排灣語地名。想要瞭解這個地名的真實意義,就得回到這個聲音在排灣語中的意義。"

我想到的另一個例子, 是我在新加坡的經驗. 華人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 但各有不同"母語",例如福建話(閩南話),潮州話,廣東話,客家話等, 而這些,反映在華人的姓氏裡. 也因此, 在台灣因為用普通話拼為Chen的陳, 在新家坡多為Tan(閩),或是Chan(粵). 而一樣拼為Ng的,則有可能是姓黃的(閩),也有可能是姓吳的(客). 或是拼為Wong(粵)的可能和拼為Ng(閩)的其實同樣姓黃.

和新加坡一樣, 台灣是一個多民族也因此多語言的社會, 這種情形下,各種語言的保存特別困難. 地名來源的多元化只是一個例子. 台語裡雖然與閩南語大部分相通[1],但是許多用詞卻深受日語與其他語言影響, 也因此台語文字化的同時,聽聲辨義的步驟不能少,否則寫出來的文字也可能出現與原意相左的情形, 要不就用羅馬拼音讓閱讀者自己聽聲辨義一番吧!

[1]也因此對Singlish (新加坡式英文)裡一些辭,例如 kiasu (發成台語的"怕輸")有了更進一步的看法

延伸閱讀:
"的"與"得"
跳脫文字的迷障
看人家的廣東話廣東文,想想自己的台語台文 ;
the fate of language
語言戰爭簡表
台灣日式地名新論
10/19/2010 updated:
不輸人的台語

2 comments:

KaCHeNG said...

每個方塊字都有它的意義,是漢字的特殊性,但是有時候有是它麻煩的地方,尤其是這個外來語盛行的時代,似乎是賦予某些詞彙不必要的意涵和想像。

用羅馬字還有一個好處,即是可以照顧到更多語言,台灣除了官方的華語之外,還有台語 客語 十幾種原住民語言,假如使用羅馬字,大家便可以各自表述了!

我這個人比較實用,對於台語文,最重要的是普及,只要能夠標準化書寫方式,全漢 全羅 或是漢羅,我都沒意見。

GGs Adventure said...

你提到的,讓我想到兩點--

第一:漢字有所謂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也有"轉注及假借" 因此即使是使用漢字,轉注與假借的功能也讓它可以用來表達華語以外的語言 如台語等

這是為什麼我一直以來不認為有借用羅馬拼音的需要,或說不認必須使用羅馬拼音才可以普及台語等各語言

不過這一來有個問題是,如何知道來源呢?字典上加上字源是個解決的方法.例如英文字點也會有所謂的etymology是也,可以避免誤用

第二:日文有所謂片假名與平假名,藉此方式來區隔是否為外來語,而有保有其他具有文義的漢字. 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