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31, 2010

才子佳人的故事: 音樂家與他們的夫(情)人 (revised)

霍洛維茲夫婦. 翻攝於Horowitz in Moscow CD內頁.

我不是個會說故事的人. 不過今天倒想來講講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一切都起因於日前的馬勒的音樂會(明年三月還有一場). 聽音樂會前照例要先做點功課,於是翻出馬勒資料來讀讀. 而這首馬勒五號完成時正與他和馬勒夫人相遇並共築愛巢同時期.

馬勒的一生,和許多音樂家類似的,充滿苦難與災難. 不過音樂家有著悲慘遭遇並非新鮮事,. 正因如此, 馬勒一生故事裡吸引我的反而是他的老婆艾瑪辛德勒(Alma Schindler). 在我看來,除去他的音樂成就外,他一生唯一的幸福就是娶了個貌美且出生世家的老婆.

艾瑪辛德勒一生結婚三次,都是嫁給藝術工作者,分別是音樂家Gustav Mahler,建築師Walter Gropius,與小說家Franz Werfel. 所以她的名字也愈來愈長,最後變成了 Alma Maria Mahler Gropius Werfel, 但她自稱(go by) Alma Mahler-Werfel. 而三次婚姻外還有多次未經證實的緋聞與或長或短的外遇,當然還有一群仰慕者. 這裡記載了她多采多姿的一生. 另外電影 Bride of the Wind 也是以這個為主題. 可惜我還沒看過這電影.

雖然她一生艷遇不斷,為了維繫和馬勒的婚姻,她付出了不菲的代價. 在馬勒的堅持下, 艾瑪辛德勒只得放棄作曲. 話說 她和馬勒育有兩個女兒. 大女兒Maria在1907年過世. 喪女之痛讓這段婚姻充滿壓力,艾瑪辛德勒因此也發展出一段外遇, 對象正是她的第二任丈夫Gropius. 而馬勒後來發現自己戴綠帽,沮喪之餘竟然開始對艾瑪辛德勒所做的曲目感到興趣,甚至敦促她作曲. 而艾瑪辛德勒作品的發表也是透過馬勒的出版商.

其實1907對馬勒來說是很艱難的一年.除了喪女之痛外,同年他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還失去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職務. 此外還有一直困擾馬勒的反猶太攻擊在1907年也幾乎已是到了令人難忍的地步. 他在這年接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職務,但也不過在1908年指揮了一季,卻因為大都會轉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職.

講到托斯卡尼尼,我其實沒有接觸過他的指揮, 倒是想起他的二女兒汪達(Wanda Toscanini) (見照片於上.之所以放這張是因為汪達是唯一wiki裡沒有影像的). 汪達托斯卡尼尼本身也是學音樂的(鋼琴), 但是懾於指揮家父親, 汪達本人從沒想過要成為專業鋼琴演奏家. 不過她的鋼琴事業,在身為知名鋼琴演奏家的先生上達成. 是的,她的先生正是赫赫有名的鋼琴演奏家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

和艾瑪辛德勒與馬勒之間婚姻不同的是, 汪達和霍洛維茲的婚姻的考驗不是當中哪個人有外遇(托斯卡尼尼本身雖然也是外遇,倒是和汪達的母親一直維持婚姻的關係),而是霍洛維茲的性向. 這婚姻也因此曾經中斷,這中斷期間的同時霍洛維茲接受性向治療. 題外話,性向問題好像也困擾多位音樂家. 改天有機會再來聊聊那話題.

另一個不同的是, 有別於艾瑪辛德勒極力扮演支持音樂家丈夫音樂事業,賢妻良母(supportive, loving wife)的角色, 汪達托斯坎尼尼是個直腸子, 不論是對她自己老爸還是對老公. 曾經因為她抱怨工作時間太長,霍洛維茲被迫取消或是簡短排練時間. 不過這不表示她不支持霍洛維茲,只不過個性過於耿介的她支持方式很不同. 不知道她這個性是否跟她老爸的"控制狂"有關? :P

當然,這兩對之間也有相似處. 其一是兩對都遭逢喪女之痛. 汪達和霍洛維茲的獨生女Sonia 因為劑量過重(一說是自殺)於1975年早她的父母走一步. 白髮人送黑髮人原是世間最大悲劇, 在向來多災難的各音樂家身上也一再發生. 除了和馬勒所生的大女兒之外, 艾瑪辛德勒和第二任丈夫所生的女兒Manon十八歲時死於小兒麻痺,作曲家Alban Berg特地為她寫了首小提琴協奏曲來紀念Manon. 只不過不久後,Berg自己就離開人世,而這首生前最後受託所做的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就成了他自己的安魂曲,和莫札特一樣.

另一個相似是汪達托斯卡尼尼和艾瑪辛德勒一樣, 負責將過世音樂家丈夫的一生音樂事業介紹給後人. 霍洛維茲過世後,汪達成為霍洛維茲家裡的唯一人選(獨生女早已過世), 所有出版事業都不假他手. 霍洛維茲的一些錄音,在汪達堅持下不見天日的大有所在, 最有名的非Balakirev's Islamey莫屬, 她認為那錄音根本會破壞形象. 相對於汪達的堅持,艾瑪辛德勒對馬勒作品也有另一種執著. 馬勒過世後她又多活了幾十年, 當時許多人認為愛馬辛德勒是認識與了解馬勒作品最佳的媒介, 但是她的解讀卻又往往與其他音樂家有很大出入, 甚至有所謂的艾瑪問題(Alma problem).

不過因為網路的普及, 霍洛維茲的這些錄音最終還是被披露出來. 附帶一提, Islamey是首技巧超難的曲目, Alexander Scriabin 在練習該曲目又練習李斯特的(炫技曲) Réminiscences de Don Juan, 導致右手永久性的殘疾. 我猜Scriabin因此才撰寫給左手的曲目(work for the left hand).

講到李斯特,我就想到柯西瑪華格納(Cosima Wagner),她是鋼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Liszt)的二女兒.既然這篇的主角是音樂家的 "夫(情)人," 順便多嘴一下. 柯西瑪是李斯特和伯爵夫人Marie d’Agoult 所私生. 伯爵夫人在沒有離婚的情況下,拋夫跑來和李斯特同居多年,但兩人始終沒有婚姻關係. 據說李斯特還為此改信天主教,並擔任神職.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風流倜儻,好色濫情,讓情婦正牌丈夫帶綠帽的李斯特生出的女兒也不妨多讓, 在她和第一任先生,也是指揮家兼鋼琴家畢羅(Hans von Bulow)的婚姻期間,與當時也是有婦之夫的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 大搞外遇, 還生了兩個小孩,  果然和她老爸比起來是有過之而不及! 和柯西瑪結婚前華格納還和另一位據信是他的情婦魏森東克(Mathilde Wesendonck )之間發展的八卦誹聞. 後來, 柯西瑪和華格納終於各自結束第一段婚姻, 兩人結為正緣. 但因為柯西瑪的老爸為情改信天主教,柯西瑪當然也順理成章是天主教,偏偏天主教是不容離婚的, 使得柯西瑪還得先改信清教才與畢羅離婚成功,並與華格納結婚.

比較倒楣的應該是畢羅吧! 被好朋友戴綠帽不說, 還大力捧場華格納的作品. 實在是很複雜的三角關係. 我沒看過電影Song Without End, 不知道裡面是否也提到這微妙的三角關係呢? 對了,沒記錯的話,畢羅的手很小,勉強可彈八度.我猜因為這原因,他的指揮事業似乎比鋼琴成功.

講到音樂家間的三角關係,最有名的應該是舒曼,克拉拉,與布拉姆斯. 雖然一般相信布拉姆斯和克拉拉(Clara Schumann) 之間只是友誼, 電影Beloved Clara (琴戀克拉拉)倒是把克拉拉與布拉姆斯間描述為超越友情的. 我沒看過電影就不多置喙, 有興趣的可以看. 而克拉拉本身也是音樂家的故事也是最廣為人知的, 在此就不多著墨了. 對了! 克拉拉的老爸當時極力反對克拉拉與舒曼相戀, 一度威脅舒曼,結果還因此賠上他和老友李斯特之間的情誼.

另一個音樂家間的三角關係, 也是這篇要講的最後一個故事是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e). 和前面提到的各音樂家的夫人一樣,杜普雷本身出身於音樂家庭, 相關故事可以看電影Hilary and Jackie (無情荒地有琴天). 除了電影裡講到的杜普雷結婚前曾與姐姐Hilary共 “事”一夫的故事, 杜普雷也是指揮家兼鋼琴家巴倫玻因(Daniel Barenboim)的夫人. 杜普雷因為罹患疾病早逝, 早逝前巴倫波因其實已與另一個鋼琴演奏家Elena Bashkirova 生了兩個小孩, 雖然巴倫波因一直與杜普雷維繫夫妻的關係直到後者病逝. 你看,這和柯西瑪在還沒和畢羅離婚,已經與華格納生了兩個小孩是不是很像? 柯西瑪當然不是第一人,艾瑪辛德勒雖然尚在與第二任先生的婚姻裡,但已經懷有第三任丈夫的小孩.

才子佳人的故事當然不止於此. 你看那永恆的戀人(Immortal Belove)裡不就描述了貝多芬(Beethoven)與三位女性的愛情,或單戀或苦戀的故事嗎? 至於莫札特和夫人康斯坦采間的故事也是各種說法末衷一是. 這兩位作曲家的最早音樂啟蒙都來自自己的父親, 約翰貝多芬(本身是位男高音)與同是作曲家的老莫札特. 康斯坦采是誰? 她是另一個偉大作曲家韋伯(Carl Maria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 ) 的堂姐, 說康斯坦采是出生音樂家庭的佳人應該也不為過吧!?  至於康斯坦采和莫札特的六個小孩中有四個早夭,這也是廣為人知的故事,也就不用多說了. 最妙的是,小莫札特本來是追求康斯坦采的(應該是)姐姐,還為她譜了不少作品,追求不成反而取妹妹為妻,也替兩人婚姻增添些許故事性.

咦? 不是說杜普雷是本篇最後一個故事嗎? 怎麼又講了好幾人? 那就當作bonus track好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