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6, 2010

拋磚引玉(3): 樂器,類比(LP)與數位(CD,mp3)錄音與音效 (add one link, 10/12/2010)

[前言] 和前面兩篇類似, 這篇也是一堆對話的結集, 我稍微編輯後整理出來的. 

事實上幾年前,當朋友推薦ipod給我卻被我拒絕 (到現在我還是不聽 ipod, 哈!), 我當初的理由就是mp3等會壓縮音樂的層次,同樣的樂曲在mp3的版本往往變得平淡而單薄.  當時我說不出什麼原理, 只是個人主觀感受如此. 當然,這大部分只在古典樂成立. 

後來在朋友網站讀到一段話, 發現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主觀感受:

同樣的錄音我也有CD版,打個比方,現場音樂之於唱片(類比訊號)之於CD(數位訊號)就好像在非洲的野生動物之於動物園裏的動物之於標本。
看到有人呼應自己的想法或經驗總是特別興奮, 於是我問到:  看你的比喻很有趣 不知道你會如何比喻mp3之於CD?

當時朋友的回應是: 
mp3的話,延續原來的比喻,我想它大概像化石吧。標本還只是沒有生命,但乍看也還像樣。化石的話就需要有很好的想像力才能猜出原來該有的樣子,還很有可能大錯特錯。mp3這種規格用來聽流行歌曲還馬馬虎虎,聽古典樂不如死了算了。

 那段對話就那樣結束了。 那是2005年八月。 現在(2010年九月)事隔五年餘,又有類似的對話,只不過這次討論更深入。於是乎有這篇。

最後,我必需先聲明,我們都只是業餘的音樂愛好者,基於愛樂的理由與個人經驗,互相交換意見。如有專業評語,歡迎賜教。

---
一連串的對話其實是始自於瓦哈拉的說嘴,D的發問,和我的加油添醋。

瓦: 不是我又要說嘴,弦樂的錄音在LP上和在CD上聽起來有天地般的差距,這是為什麼無伴奏小提琴或大提琴的LP往往會賣到天價。


D: 請問,絃樂在LP和CD上那麼大的差別是在哪方面上?這是什麼根據?目前在研究所是跟digital audio有關的,不過我是做physical modeling聲音合成,跟一般商業的不大相關,不過聽同學老師們總會提一些,所以很好奇。不知道44.1 kHz fs 的限制耳朵在哪兒聽得出來?再者,其中有多少其他psychoacoustic 的因素。

瓦: 關於數位音樂,我接下來要寫的大多是根據個人經驗,未必有科學根據或證明,但是我保證我不是在賣snake oil :-)

首先44.1kHz規格的假設是人耳不能聽到超過22kHz的聲音,這應該是不用爭論的事實。但忽略了兩個可能性


一.雖然不能真正”聽”到,但是人體能感受到頻率範圍以外的訊號,比如像極低頻的共振,但極高頻的訊號我沒有具體的例子。

二.樂器雖然並不被設計成會發出超過22kHz的聲音,但是在自然環境裏會產生超過這個範圍的汎音。(按:應為泛音。後面會提到某些樂器可以發出低於22kHz的聲音)

在類比的世界裏超過頻率範圍的訊號會自然衰減,但在數位世界是一刀兩斷。即使音響的頻率響應不到20kHz,那並不代表音響完全不會發出超過20kHz的聲音,而在正確的音響系統上重播,顯然有人能辨別出數位音源的不連續性與現場的差別。

Sony自己其實知道CD格式的問題,後來推的SACD格式就是試圖大大改進CD格式,根據Wiki,SACD的sampling frequency是2822.4kHz,頻率範圍到達50kHz,理論上應該是大大的overkill音響系統與人體感受的極限。據”音響專家”說法,好的SACD聲音遠勝CD,與LP的特質類似但是動態大大超越。

不過SACD應該算已經死了,除了價格之外,CD太普及是主要原因。此外,在一般消費者會用的家用音響上應該是聽不出CD和SACD的差別,而在兩三百元以內的普及型SACD Player上,即使用在品質相當好的音響上,也聽不出CD和SACD的差別(這一點我能證明)。

D:有一個有名的實驗:給大學生聽CD audio 跟 壓過的mp3,結果很多大學生都以為mp3 的聲音是原聲。這表示,聽音樂的習慣和環境有時會影對聲音的perception。LP和CD的情況,analogue vs digital 的差異很大,所以有很實質上的不同,不過還是想知道。

瓦:關於你說的那個mp3 VS CD實驗。我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們用什麼樣的音響系統重播?如果是用隨身聽和一般耳機,我對這結果一點都不意外,甚至mp3比較好聽都不意外,因為重播系統本身就有嚴重缺陷。其實以沒有過度壓縮資料的mp3檔案和CD相比,在正確的音響上它們的差異並沒有那麼戲劇性的大,CD的細節會比較多,空間感或定位會比較好,但是音質音色不應該有那麼大的差別。mp3的損失細節可能剛好符合現代聽音樂的喜好:主題明顯,清楚易懂,有如卡拉揚後來的風格。

我並不是LP的死硬派,事實上數位技術這幾年進步很多,我聽過一些非常逼近現場的新錄音。有些公司因為LP的流行風,把新錄音拿去出LP。這種的我也有一兩張,我覺得LP不及CD(例子:雨果錄音,黃紅英,初次嘗到寂寞)。所以我應該要把原先的statement說精確一點:針對那些1960到1980年之間的優秀錄音,原版LP的聲音逼近真實的程度勝過2000年以前出的再版CD,而其差異在擦弦樂器上更加明顯。我: 我怎麼嗅到那一絲絲延續上次鋼琴vs.大鍵琴的討論的味道啊?!:D

早期數位錄音與類比轉數位的技術,因為大家相信理論勝過自己的感官,所以並不在乎聽覺範圍之外,或是無法被測量出來的訊號,因此製造出許多糟糕的CD。大約2000年前後大家終於承認CD的缺陷,同時也因為各種用於數位處理的軟硬體價格大幅下滑,所以再版CD有很大的進步。

舉個比較日常的例子:大家都處理過數位照片,如果你用的是photoshop,而要把一張4K x 3K pixels的照片縮小成600 x 400,直接用photoshop的resize,你會發現細節盡失,照片毫無神彩。如果加一點unsharp mask,有些細節會回來,雖然和原始照片還是不同,但感覺接近多了。如果分段縮小照片再逐段使用適量的unsharp,最後的結果也許更理想。音樂的數位化也是同樣道理,沒有標準答案或公式,那些微調的algorithm很像大廚加香料,完全不加難以入口,加太多又原味盡失。

我無法解釋為什麼擦弦樂器在CD上聽起來不夠真實,我的觀察是真實世界的提琴不管在任何場地都會有泛音,這種泛音比撥弦擊弦樂器消散得快,在糟糕的CD轉製上這種泛音幾乎聽不到,但在LP上卻能完整保留。這不但影響真實性還會影響音質,比如很多人覺得Heifetz的音色冷硬,我想都是被RCA 90年代早期的轉製給坑了。當然Heifetz的聲音和Oistrakh不同,怎樣都說不上溫暖,但是在LP上的光澤是CD所完全沒有的。

我: 插個嘴. 這個和樂器發聲原理有關。我們上次討論到鋼琴和大鍵琴對於聲音延續(泛音)的差異有談到一點.

瓦: 還有另一個例子:Fournier有張Philips出的巴哈無伴奏,錄音地點是個大教堂,殘響極大極長,以音響效果來說其實是個相當糟糕的錄音,但是有很多人極推崇那套CD,原因竟是錄音好。
 
我的猜測是許多人感覺到一般CD上提琴獨奏的聲音不自然,聽了這張殘響過長的誤以為那是提琴本身汎音的延伸,或是自動想像提琴在這樣的空間裏就是會有這樣的聲音。也就是說錄音地點音響效果的缺陷反而幫助隱藏了CD本身的問題。

D: 說到這個,就跟自己研究的題目有點相關。

撥絃(敲)樂器和擦絃樂器的發聲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在聲音的產生。撥絃和鋼琴的敲擊屬於single excitation,而小提琴是continuous excitation,因為音樂家得不斷拉弓。撥絃樂器的waveform和小提琴是非常不一樣的。如果將時間軸倒過來放,鋼琴和吉他的音色會完全變得不一樣,但continuous excitation的小提琴卻不會差太多,還聽得出來是小提琴。

我研究的是撥絃樂器,所以對小提琴的了解不夠多,但如果真的更多資訊是轉到CD時失去的,那是持續在發聲時就會有的。還有,一般好的小提琴的共振汎音range 是2 - 4 kHz,理論上被CD quality是可以capture的。再高的共振,會有刺耳不舒服的現象。不過這是琴本身。continuous excitation裡如果有低能量的高頻excitation可以增加音色的真實度,我是可以接受的。

還有一個我前一陣子從同學和老師那邊才知道的。就是許多業界在做audio compression listening test時,非常喜歡拿大鍵琴的聲音來做其前的測試。也就是說,音樂壓縮過程中,大鍵琴的tolerance是最低的,最先聽到它的artifact。別的樂器不會那立刻被辯職出來。不知道瓦哈拉在LP vs CD的經驗中,有沒有這樣的印象?

沒有要推銷我彈的樂器,只不過是巧合 :p

瓦: 因為我覺得大提琴獨奏也有LP與CD的差異,而大提琴音域應該低得多,所以不應該是CD格式對頻率的限制所造成的差異。我唯一同時擁有LP和CD的大提琴獨奏是Mercury版的Starker巴哈無伴奏,昨晚特地拿出來比較。LP不是原版,是這幾年重新製版做的,我不知和原版有多大差別,但聲音極好。Mercury的CD是90年代出的,據說沒做動態壓縮或其他等化處理,音質應該也是相當好。

比較的結果是我覺得LP比較自然。它保留了比較多的空間訊息,汎音比較長而且明顯,某些轉折時比較小聲的段落也比較清楚。在CD上琴音本身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我提到的那些low-level detail比較不明顯。這張CD其實已經相當令人滿意,只是兩相比較還是有差。

我特地找我女兒來做blind test,他當然不知道我在搞什麼把戲,但每次她說比較喜歡的聲音都是LP。

我: 我再插一下嘴. 瓦哈拉之前比較羅斯托波維奇的Tchaikovsky洛可可變奏曲與Saint-Saensier的大提琴協奏曲也曾提到CD的音色聽來比較"平面," 和我說的層次不見了同意.

(離題一下,關於CD vs mp3的實驗, 我想知道實驗怎麼進行的,才推出那樣的結論. 還有瓦哈拉除了比較同張曲目,還找女兒做blind test,把一些variance減少,應該是比較嚴謹的. 這大概是我職業病又犯了. 呵呵.)

瓦: 在我們家的經驗裏,LP和CD的差別是連不愛聽音樂的人隨便聽一下就能辨別。當然,我說的是那些老的類比錄音轉製的CD與原版LP的比較。因為他們對聽音樂沒我那麼大興趣,也不太清楚我到底花了多少錢在這些東西上,所以沒有特別理由favor LP。

因為新的CD能錄出讓我非常impressive的結果,我相信問題的根源不會是CD格式,至少這些限制一定是有辦法work around。但為什麼老錄音出的CD就不行?我想到兩個可能:


一.類比母帶與A to D converter極端不相容:也許是噪訊比過高所以在digital domain需要消雜音以致連音樂訊號也被消去?現代的新數位錄音在一開始就處理掉雜音,母帶已經是數位資料,所以不存在這種問題。

二.AD Converter與其他數位處理技術的進步:最近重新製版出CD的老錄音聽起來比90或80年代好得多。比如90年代初的RCA CD與2000年前後RCA再出的Living Stereo系列CD,即使是同樣的原始錄音,聽來都有非常明顯的差距。

瓦: 發現忘了回答關於大鍵琴的部分。我的大鍵琴獨奏非常少,只有幾張,而且也沒有同樣錄音的CD和LP可供比較。昨晚也拿出來聽了,覺得:的確,難搞。

因為樣本太少,所以我的觀察很可能是個體差異。我覺得大鍵琴聽起來有尖銳刺耳的傾向,這在我那張CD上非常明顯,我需要把音量放低一些,但這樣聽在某些段落又少了些細節。這張CD是一家法國公司出的Couperin幾首組曲,演奏者我現在當然不記得,可能本來就沒名氣。

後來聽Mercury出的Rafael Puyana彈Soler一些曲子的LP,高頻也是比我一般聽的樂器來得高而尖,但這張錄音整體好得多。我注意到泛音比CD聽到的長而明顯,但因為不是同一個錄音所以比較起來沒意義。

不過這張LP真好聽,我都不知道大鍵琴有這麼大的音色變化,而且能做到這麼大的動態。他那首Fandango好聽極了,像好幾種不同樂器的合奏。

經你這麼一提,我覺得的確提琴錄音的tolerance大得多。我想到另一個在CD上很難聽的例子:音樂盒的錄音。因為喜歡音樂盒,我買過好幾張古董音樂盒錄的CD,放出來那聲音簡直不能聽的刺耳。

我:那我在延續這方面問問題好了! 那麼風琴呢? 風琴主要是靠鼓風的方式,我猜測他的發聲跟簧管類類似? 不知道兩位對於這類發聲時,錄音要注意的細節有沒有研究?

瓦:關於organ,我覺得構造看起來像笛子。對於玩音響的人,organ大概是又愛又恨的樂器。



我不是專家,所以這是猜測。我想organ錄音最困難的部分應該是極端的動態與頻寬。它小聲時像耳語嗚咽,大聲時像世界毀滅。我不知道它的頻寬,但我想一定很接近人耳聽力的全部範圍。這樣的東西在錄音時必定會超越器材的極限,所以對錄音師來說,我想大概是如何做取捨讓錄下來的東西重播時不要差太遠。

我算是有一些organ的錄音,我聽過覺得最懾人的是管風琴獨奏的展覽會之畫,與DG的Bernstein Mahler No 2,這兩張我以前都寫過。Bernstein那張馬勒我很幸運買到全新LP,然後在完全不知道它在eBay上的市場行情之前就把它拆來聽了。我覺得其實這張CD和LP一樣好聽,而管風琴的部分可能CD還強一點。當然,這是數位錄音,我想這是兩者這麼接近的主要原因。

聽管風琴唱片最大的問題是在音響,在這裏音質音場定位完全不重要,唯一算數的是擴大機輸出瓦數與喇叭低音單體的尺寸。我的系統並不適合聽這種音樂,但是能感到整個房間與地板都在震動。


很吊詭的是真實的管風琴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我去National Cathedral聽過他們管風琴的recital,也在Kennedy Center聽過聖桑三號與馬勒二號,坐的其實是離管風琴不遠的前排位置,並沒有震撼的感覺。打個比方,很像用八瓦的擴大機所聽到的管風琴錄音:聲音是在,但是沒有能量感。

D: Organ的發聲原理有兩種,一種叫flue pipe,跟笛子的原理較像, 一種叫reed pipe,跟簧管的原理較像。基本上這種有複雜的流體力學的樂器,很多東西並不完全知道。對於其聲音和錄音會有的挑戰和經驗,瓦哈拉也回應了。

我的音響是非常普通的,手邊的風琴音樂也不常拿來聽,主要還是不喜歡它的音色。

我: 我來貢獻一下我的two cents...

瓦哈啦其實講到兩種, organ(風琴) vs. pipe organ (管風琴).前者是腳踏鼓風,吹動簧片進而發聲,後者通常是利用銅製或是木製音管發音. 大致上可以對應到Deadlocpcp說的flue pipe與reed pipe.

除了知道它們的音高是根據管長所決定外(像是Miss Congeniality 第一集 Sandra Bullock假扮選美時候的才藝表演,根據杯子裡裝水多少決定音高),我對風琴與管風琴接觸也很少,刻板印象就是把它們和巴洛克音樂與宗教音樂扯上邊. 剛查了一下wiki,管風琴可以從8hz~32768hz,不難想像它音域大對錄音造成的挑戰

我:我再來追問一下: 如果CD和LP的音響效果(指的不是音響本身,是聽起來的效果)和樂器發聲原理有關,(讓人受不暸)的化石mp3又是為什麼讓音樂層次不見呢?
 
D: mp3 這種audio compression 的東西,因為自己寫程式太遜,沒有修我們研究中心相關的課,所以只了解最淺的道理。

mp3最重要的原理,叫做audio masking。簡單地說,今天我跟妳在講話,如果有個很吵的大卡車經過,會蓋過我們的對話。這種情況下,我們有沒有講話都不重要。mp3就在嘗試將這些資訊移除掉。不同移除的方法我並不清楚,不過跟樂器的性質是有點相關的。

回應瓦哈拉有關越來越多年輕學生prefer mp3 > 沒失真的聲音,那的確和整個聽音樂的環境和設備有關。我們program的老師每年會做的實驗,可以看以下的文章:
http://radar.oreilly.com/2009/03/the-sizzling-sound-of-music.html

瓦: MP3要做的事就是壓縮資料,而且它是一種lossy compression,也就是壓縮是單向,壓完之後解回來的不是原始資料,頂多只是很像,這與loseless compression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像zip是loseless compression,壓縮後檔案變小但是所有資訊都完整保存,unzip後可以得到原來的資料。

我印象裏flac和ape是loseless compression,也就是說理論上它們和原始CD的quality一樣,我從來沒去比較過,但是以我從ape/flac轉成wav後燒成的CD來聽,它們的確是CD的quality。

MP3的問題就是它壓縮過程中會損失一些東西,在portable音響上這些損失掉的細節本來就聽不出來,所以MP3和CD聽不出差別。但是在比較專業的音響上,損失的細節完全躲不掉。當然,前提是原始的CD錄音中有這些細節,如果是糟糕的錄音的話,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也就無所謂損失。

在我的經驗裏,我覺得大場面的交響樂在MP3上會變得很難聽,樂器遠近的空間感會被完全抹平,聲音的細節會被和諧掉,動態會被極度壓縮。以我對壓縮algorithm的了解,愈是一致平整的訊號壓縮愈有效率,那些變化愈大愈劇烈的訊號壓縮愈沒效率,這一點處理過jpg格式照片的就會知道:顏色與色塊愈少的照片檔案也愈小,照樹葉之類不規則圖案的照片檔案就很大。(BTW,jpg也是一種lossy compression。)而mp3是先指定了bit rate再去做壓縮,所以碰上難壓的資料像交響樂,必然要丟掉許多有用的資料才能壓到指定目標,品質就可想而知了。

我:又,mp3失真的程度也跟樂器本身有關嗎?我沒聽過那麼多的mp3,不知道除了交響樂之外其他樂器聽起來會如何,但我猜提琴獨奏的差別可能還不像交響樂那麼大。瞬間變化大的音樂應該也會很難聽,像一些打擊樂,大鍵琴可能也是如此。

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動態很小,樂器簡單,錄音混音也不講究空間感與層次,有些甚至直接拿電子音樂來混音,這種就就最適合mp3。又或是只在耳機iPod上聽音樂的,本來就需要縮小動態而且原本就聽不出細節,mp3也是最理想的應用。

我: 這倒符合也解釋了我對用mp3拿來聽古典樂的印象:音樂層次不見了!

瓦:對了,資料壓縮與動態壓縮是兩件不同的事,資料壓縮是在儘量保存資訊量的前提下減少對儲存媒體的需求,動態壓縮是把音樂中最小音量加大把最大音量減少,從而拉近大小聲段落間的差距,讓音樂聽起來不會忽大忽小。

我:從各位的回應我想大概可以歸納出兩點造成CD vs. LP 或說 數位 vs. 類比 合者音效好. 其一是樂器本身發聲的方式, 其二數位對聲音的處理方式. 數位的錄製似乎比較不容易收集到殘響/泛音. 而樂器容易製造泛音否其實跟它的發聲原理有很大的關係

在音色方面,鋼琴可以通過彈奏的速度來改變音響,某種程度上用踏腳板改變音色,使琴音聽來更夢幻或說柔和, 但相對的這表示鋼琴的音長要更改是非常有限的;相對上管風琴的音長可以直接受演奏家的控制,但是音響和音色只能間接控制。

我們上次提到鋼琴與大鍵琴的差異時我也提到一點,鋼琴不容易製造泛音,故需要靠踏板.弦樂器通常可以用揉弦方式造成, 我猜想因為這個差別,加上數位錄製本身的特性(姑且不說是限制),才會造成瓦哈拉所謂LP聽弦樂曲目特別適合(動聽)的印象.

套句D說的,我不是故意推銷自己之前格文的… (笑)

講到這,我突然想到交響情人夢裡有一集,野田妹在教堂彈鋼琴時,千秋的OS是: 那傢伙什麼時候已經彈的這麼好了!連教堂的回音(殘音)都考慮到了

又,之前聽過兩個版本的(其實還有一個是李希特的,但現在連結以被移除)的「快樂島(L'isle joyeuse)」:

玻里尼(義)
霍洛維茲(俄)

我覺得玻里尼的版本比較好,有夢幻的感覺,霍洛維茲的太過crispy一點,有其他朋友也有同感,但不知道這差異是踏板運用與觸鍵技巧,抑或是錄音關係?

如果從這來講,似乎注重經營夢幻或色彩的法國派音樂是不是會比較適合類比(LP)勝於數位(CD)? 兩位有什麼看法嗎?

瓦:Again, 我不是錄音專家,以下所說的只是根據自己所知。

從錄音到製成媒體的過程應該是分成三段:

1. 母帶:從錄音室收音到麥克風,放大訊號,儲存至母帶媒體。
2. 混音後製:把多個麥克風錄成的母帶平衡混音成兩聲道立體聲(或是其他規格像四聲道或5.1聲道),儲存至混音母帶。
3. 媒體製作:把混音母帶的訊號downgrade到標準格式如CD, DVD或LP。

CD上有個legacy的規格標示:三個A或D英文字母的混合,就是用來表明這三個階段分別用的是類比(A)還是數位(D),而因為是CD,所以最後一個一定是D,新CD都是DDD,表示從原始母帶開始就是數位,老錄音轉的CD則是AAD或ADD。

古時候的母帶是用磁帶,頻寬與動態都有限制,而且磁帶保存困難與每次使用後必然有品質衰減,其實是很糟糕的媒體。現代的數位母帶,先不論麥克風與擴大機的品質進步,在規格上就勝過磁帶,而且錄下的訊號絕不會衰減變質。在這個階段不用顧慮消費者格式,所以可以儘量用overkill的高bit數與取樣頻率來達到最佳效果。

我們的討論如果是現代的全新錄音,LP是完全沒辦法和CD相比的,因為前兩階段都是數位資料處理,所以最後的LP最多也只能達到和CD差不多,而因為LP本身的先天缺陷,所以不可能勝過CD。以這種新錄音,如果有人還是喜歡LP,那可能是因為他自己的LP系統比CD系統來得好聽(或昂貴),總之這是個體差異。

現在我們把討論限制在60到80年代間的老錄音,這些錄音只有類比母帶,所以第一階段一定是"A"。我們先假設母帶沒有受損而且效果與當年製作LP時差不多。接下來兩個階段包括了類比轉數位與數位訊號處理,這都需要強大的電腦軟硬體才做得好。只要想想十幾二十年前的電腦價格,運算速度與硬碟大小,就可以想得到當時做數位訊號處理當然效果不佳,因為有compromise,所以才會有某些音樂比較ok某些比較糟的差別。這種因為樂器造成的差異在新製版(重新做第二三階段)的CD上應該會逐漸變小。

到目前為止說的都是在唱片公司裏發生的事,而比較CD與LP的差別,真正算數的是在自己的音響上所聽到的。

在我的經驗裏,低價位的系統重播時,LP的頻率響應比較不正確,樂器的音色會不正常,解析度比較低,高低頻會被過度衰減使得中頻特別突出,有人可能會把這種聲音稱為溫暖。而CD聽起來清楚得多,頻率響應與音色比較對,解析度高,但是聽起來比較尖銳刺耳,尤其是高頻,聽久會很累。

如果升級到中高價位的系統,花在類比系統上的錢回報會比較高。大約十年前我的經驗是類比系統(唱盤唱臂唱頭加上phono pre-amp)可以輕鬆打敗比它貴兩三倍以內的數位系統(單機CDP或是分離的DAC)。這些年數位系統進步頗大,以類似音質來說,數位與類比的價差已經很接近,我已經不會因為音質而選擇聽LP了。

我: 我想到之前討論到德布西的前奏曲,我推薦的版本之一(奇瑪曼)時瓦哈拉特別提到他對錄音的要求,當時瓦哈拉是這麼說的:
Zimerman還參與錄音後製技術工作,並且親自確認製作出的錄音在音響上重播的音效音質與現場無異

由此可見(講究的)演奏家也注意到錄音時必須將樂器本身的發聲特性或說限制考慮進去. 順便提到,在那次的討論中,瓦哈拉也提到Gieseking的德布西,LP版比CD版自然許多. 所以我大膽且不負責任的猜測是法國樂派對夢幻音色的要求,或說需要比較多泛音(或殘響)的樂派,可能LP的音效會比較自然而不失真. 也或許法國音樂要在教堂這類殘響過大的地方錄製,以便有Fourier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那一套的效果. :P

最後離題一下. 我以前曾修過藝術管理的課,去參觀兩廳院. 那時候兩廳院的接待人員出來講解,也特別提到現場,甚至空調系統的設立對各種音樂音效的影響,都是在建造與維修音樂廳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我想這不但影響現場聆聽的經驗,更影響演出時收音而發行的現場版CD.

---
延伸閱讀: 
Radu Lupu, piano (原討論出處)
瓦哈拉: 古典大廠的墮落與iPod  
              數位訊源設置
南方音響: 理想的未來? 數位播放
Canon in D on glass harp: 非常有趣的實驗. 記得看下面的問題與回答. 
從古典音樂之唱片錄音談音響系統的『音質』

27 comments:

Val said...

希望我的語氣聽起來沒有太傲慢自大,太欠修理。討論這類主觀而且根據個人經驗的話題總讓我捏把冷汗,擔心因為自己的經驗或知識不夠而說錯話做錯論證。不過人們對自己的興趣總有些特殊的熱情,所以一旦開口,就不免滔滔不絕欲罷不能。

GGs Adventure said...

人們對自己的興趣總有特殊的熱情,的確,連勸敗也是 :D

粽子 said...

GGs大大,小弟來報到了。
小弟也是學資工的,
所以mp3的壓縮原理應該大多數的資工學生都有學過,
我也是不聽mp3的人,
哈哈哈,但自從有了flac後,
我就慢慢的把手上的CD都轉成flac。

看到對話裡面的瓦大人,
也是音響迷,這就有趣了。
小弟個人是認為,LP系統要建立起來,
要花的錢就比CD系統貴非常多,
從唱頭、轉盤、唱臂加上唱頭放大,
要有一套聽起來「舒服」的,
很容易就超過十萬台幣,
但感覺上花十萬投資在CD轉盤+DAC就不太值得?
哈哈哈,還是只有我這麼想?

但類比的系統上,我也有我的困擾,
就是唱頭放大的選擇。
我曾試過幾個三萬以下的真空管放大,
但又透過真空管的後級後,
整個中頻變的太肥,且音染嚴重,
所以現在我還是用晶體的唱頭放大,
不知瓦大有沒有什麼建議?

至於數位(不管是不是mp3)的訊源,
小弟不才認為,媒體容量可能是關鍵問題,
只要取樣頻率一直提昇,
總有一天人耳真的分不出來,
那怕一片CD可能要50Gb(BD?)

Val said...

粽子:

我覺得投資在數位系統划不來的原因是進步太快,十年前能買得到的頂級數位系統現在大概中等價位的產品就可以比得上,相對類比系統是非常成熟的技術,而且唱盤唱臂基本上都不是消耗品,折舊不大。當然,唱頭的消耗可能會讓人有點受不了,但是雷射頭也一樣是耗材。

我的比較其實是十多年前的情況,現在可能不太一樣了。我當時是從Rega P3開始,後來唱頭換到Clearaudio Virtuoso時我已經覺得遠比我當時的數位系統好聽。我現在的數位系統和類比系統價位大概差不多,但我已經不覺得類比有太大的優勢,除了特定的音樂。

我不太喜歡真空管的唱放,真空管是很難搞的東西,設計不當的系統會有很大的音染,但正確的系統又要挑管子,新管聲音不夠好,老管又太貴。真空管又很容易有雜音...

我現在覺得比較容易搞的類比系統是用高輸出的MC或MM唱頭搭一個放大不用太大的唱放,而且要確定噪音很低。這比講究音質音色音場頻寬來得重要。我原先用的唱放都是Audio Research SP系列的phono級,我沒用過太高檔的前級,但是SP 8的唱放品質相當好。

至於數位系統,我現在覺得最划得來的搞法是用電腦當訊源,買一個好的DAC,用USB或firewire當界面。

高容量已經不是問題,其實SACD就是用高取樣與大量資料來得到高品質,也的確能達到類似類比的特質。但如果是拿老錄音來轉成SACD,也同樣會碰到數位資料處理的問題。而且到最後,決定重播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還是在player本身的品質。我才剛買了一台Oppo BDP-83SE NuForce,它能play目前所有的disk,包括DVD, BD, SACD, DVD-Audio, CD。我覺得它play SACD的音質大概也就和差不多價位的CDP play CD差不多,還不壞,但也沒有多了不起。

Val said...

粽子:

數位系統進步太快,所以才會覺得投資划不來。而且我覺得好像有個奇怪的門檻:我覺得在某個價位以下的,似乎聽起來都差不多。相對類比系統,除了唱頭是耗材之外,其他東西折舊都不那麼驚人。

我對純真空管的唱放有點戒心,也是因為曾有惡劣經驗。就算是設計正確的管唱放,還有挑管的問題,既挑音質也挑噪音,那種管子找起來也很花錢的。

現在我覺得音質音色音場什麼的都是次要,找個高輸出的MC或MM唱頭,搭個中低放大的唱放,但是要確定沒噪音不受環境干擾。所有好聽的東西都貴而且嬌,整個要搭得好非常花力氣,還不如用不麻煩的組合,省下時間多聽音樂。當然了,很多玩音響的其實不嫌麻煩而且樂在其中。

其實我挺喜歡Audio Research SP系列的唱放,SP-8很可能是ARC最好的低輸出唱放(但我沒聽過SP-10或SP-11),如果又願意拿它當前級來用,整個系統既簡單又不會太貴。我原來用Clearaudio Virtuoso,整體相當好聽。

數位系統現在最划算的搭法我覺得是用電腦當數位訊源,買一台夠好的DAC,用USB或firewire界面。

其實SACD已經是用高取樣與資料量來取得高品質,不過再版老錄音的SACD同樣會碰到數位資料處理的問題。而且到了最後,決定重播品質的還是在player。我剛到手一台一般評價不壞的Oppo BDP-83SE NuForce,它能放目前所有還在用的格式的碟片,包括SACD。我覺得它放SACD的音質大概也就是和價位相當的CDP放CD差不多,並沒有多了不起。有些用高規格的5.1聲道錄的音樂聽起來的確相當好聽,但是也並沒有超越最好的CD在好的CDP放出來的兩聲道。

Val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Val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GGs Adventure said...

大概系統有點問題,我把重複的留言刪除,希望這樣可以方便閱讀

順便吹一下,下週要去欣賞的節目:
http://ums.org/s_current_season/artist.asp?pageid=590

我還沒有聽過現場的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三號. 很期待!

粽子 said...

to Val,

我的唱放是Lehmann Black Cube,
轉盤是Pro-Ject RPM 9,
唱頭是SUMIKO Blue Point no.2,
想換成Benz Micro的Glider。

您提到的Oppo 83SE看來是好物啊,
我之前沒聽說過,剛才才上去拜了大神,
研究了一下,果然是物超所值的好物啊…

Val said...

To 粽子:

你的類比系統components我全都動過念頭也曾經研究過,但後來沒出手去買,應該是很好聽的組合。我其實不太玩音響,很少換機,用過的component不多,但是品牌忠誠度很高。

Oppo那台player還不錯,但我不覺得有那麼好,買它是因為它upgrade的部分完全滿足我的需要,而且我算常看DVD,手頭的音樂會DVD也不少。這台機器放BD或DVD畫質很好,但是用來聽SACD或CD遠遠不及好的CDP,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還沒break-in。

Val said...

suzy,

勸敗這種事很像做媒,自己還沒買的最好別太努力勸,否則很容易就說服自己下海去。我剛從presto訂了兩百塊的一大批CD,裏頭很多是我熱心介紹過的。

你要去聽的Gergiev/Mariinsky在10/19要到我們那兒,上的是馬勒八號,這場音樂會我上個月買季票就已經包括了。八號規模極大,很少聽說有人在演。我雖然不特別喜歡八號,但也滿懷期待。這幾天如果有機會到Kennedy Center的話我也會去買馬勒五號的票。

今年是馬勒年嗎?怎麼大家都在出馬勒?最近還有另一個樂團要演出馬勒二號。

GGs Adventure said...

瓦哈拉:

台語諺語說,作媒至少得做三次. 所以我們都努力往那方向邁進 :P

我最近剛被我家老爺下禁令,他說我得等到下個月再買CD. 還好presto的特價要到十二月才結束.

聽到你花了兩百大洋,也就是說,我等著看新格文就是啦!

我比較喜歡馬勒九號,對八號沒啥印象說...

GGs Adventure said...

我查了一下,本來想說明年(2011)才是他逝世百年,今年應該是蕭邦年.後來終於明白,今年是馬勒誕生150年,所以才有這麼多馬勒演出?

GGs Adventure said...

粽子,

你可能對我新加入的link會有興趣.

我摘錄其中一段:"首先,數位編碼器可以編出 24 bit 的數位碼有 44.1、44、88.2、96、176.4 及 192 K 等,要買到 96 K 就好,還是一口氣就到 192 K?要考慮轉成 CD 規格的優劣嗎?乾脆連 176.4 K 的考慮進去好了...,於是我買的 A / D Converter 可編出上述所有的數位碼,一次到位囉!

 

其次,數位記錄器的規格是要和數位編碼器相對應的,所以...也要多花些銀兩。數位記錄器的記錄方式有內建硬碟者,也有使用記憶卡( CF Card )之方式貯藏訊號,基於音響人的發燒精神,我選擇後者,也就是使用記憶卡,每張 4 G,約可記錄 60 分鐘的數位訊號。"

還有就是:"要說聲音了...,由於 AudioNET 的 PAM V2 唱頭放大器有平衡與非平衡兩組輸出,所以我以一組直入前級,另一組進編碼器及記錄器後,通過數位類比轉換器,再進前級進行同步鑑聽,相互比較( 在談聲音前,建議各位的心態要健康,類比與數位的音色更有其美,相近又相異,幸福的人可以同時享受兩者的美感,不幸福的人則迷失在雙方相互缺乏的那一片 天地,永遠快樂不起來,何苦呢?) --- 和 LP 相較,坦白說,經數位化後的「聲音」,音色的綿密及空間感是有減少的,但這份減少在我可接受的範圍內( 這段日子我在南方聽的都是“鑑聽版”的聲音,其實已很讓我感到滿足...),至於低頻的部份,LP 的低頻是持續、寬鬆,偶爾量會突然多又沈了那麼一點,這種突出雖然迷人,但未必嚴謹。在數位化後,低頻的持續及寬鬆皆能被合理、滿意地的維持,而突然突出的那一點,則被嚴謹的對待,對於老是認為 LP 過度浪漫的絕對理智人士,應會接受這種音色。"



 

LUDWIG said...

我也覺得大鍵琴的容忍度很低,我一直到朋友推薦給我一些大鍵琴錄音我才體會。錄得不好的大鍵琴,不管是CD or LP都很不好聽。

另,Rafael Puyana彈的琴很難說是大鍵琴,超誇張的說。

LUDWIG said...

我聽過的機器算多,從早年的Threshold, Krell,離開美國前是SP9 MK2,後來再SP11 Mk2. 現在定了下來,是一台不是太貴也不太便宜的土炮。不想換了。

現在對唱頭的想法是,會調整的人總是可以調出一顆不錯的頭的好聲音,我聽過朋友把一顆一千多台幣的頭弄得好聽,而我的AT33R比起我的某些頭是差一點,但是另一個朋友那邊的AT33R卻老是讓我流連忘返。

好玩大概是我玩LP的原因,花費是豐儉由人。但是當要聽大鍵琴時,除了LP,還真想不出怎麼辦才好。

GGs Adventure said...

路德維希,

歡迎大駕光臨敝小站.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大鍵琴的聲音,經過這番討論後開始懷疑是不是錄音問題造成我的偏見.

不過我是機器白痴,自己沒辦法改那些唱頭,只好看別人的文章跟著乎和喊爽.

失禮請問:您是在台南任教的音樂老師嗎? 我是台南人,下次回台灣去也許可以去拜訪請教.

LUDWIG said...

我是老師,但是不音樂老師,說真的,我真希望自己是。

這一串我還要細讀下去,可惜我的時間很零碎,尤其是被女兒們弄得更零碎。您的文章都很有趣,不過不容易讀,我要充實一下自己才可以有法子讀快一點。

歡迎來台南,來聽聽音樂可以,來請教就不敢當。

GGs Adventure said...

@Ludwig,

多謝溢美! 我文章不好讀可能是寫得不夠淺顯,也可能是一下子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塞太多資訊. 還有可能就是我寫的像口語表達,流於碎碎唸了 :P

如果有什麼感想,還請您多多賜教,互相交流!

LUDWIG said...

其實拿MP3來比是有一點小看壓縮技術了,目前的AAC在同樣是128Kbps時,有時還是會讓我誤以為這是原音,這只能說我自己大概是老了。

壓縮方面,大鍵琴其實還不是真正的試金石。一般作壓縮的技術人員會有許多檔案提供測試,而其結果有主觀測試與客觀測是兩種評分,不同音檔測不同的弱點,連蘇珊薇格的歌都是測試檔之一。

這方面,我因為做很多年,比較清楚,但是在此處,我想不必深入,目前的壓縮技術是往多聲道走。有時甚至會製造一些本來不存在的資訊來騙你的耳朵,那時,也許會有人覺得多聲道有壓縮會勝過雙聲道沒壓縮的也不一定。

LUDWIG said...

您買了DG柏老的馬勒,那可是一大堆銀子。

我並不喜歡一般的管風琴錄音,如您所說,大多數我聽過的管風琴都沒那麼誇張,我聽過的管風琴應該不在少數,不過那也可能是一般的管風琴不會故意這樣演奏,不過我在巴黎聖母教堂下午要關門前聽到的頗為嚇人,只不過擁擠的人的吵雜聲更為嚇人。

但是我寧可管風琴是上帝用來跟人對話的樂器,如同有一次我在荷蘭的林登聽到學生彈著Mozart的聖體頌,那真不是蓋的。我的唱片中最接近這樣子的感覺的管風琴錄音的是馬克李文森錄的,有興趣您可以找來聽。這樣子的唱片,不需要很好的音響就可以體會她的好了。

LUDWIG said...

德布西的音樂太難,騎馬慢的錄音我買了很多年,一直沒法子體會為和許多樂評家視之為此曲的最佳演奏,一直到我最近的音響有一點不一樣為止。

我聽說騎馬曼為了聲音好,不僅是自己去學鋼琴調音,還自己去學錄音,真有其事嗎?1980年後,他復出後的大鬍子時期的獨奏錄音還真是每一張都很優。

相對的,其他人錄前奏曲的心態不一樣,所以不必像騎馬曼這版一樣需要不一樣的音響,同樣的曲子,米開蘭基里跟顧爾達在不是太差的音響上聽起來就夠好了,當然我說的是黑膠。

這讓我想到大鍵琴的錄音還真的挑音響,而且挑錄音。

另外說到大鍵琴重播會吵往往不是高音太多,而是沒高音,至於人覺得吵是哪一些因素在作怪可以看看音響心理學的書。

GGs Adventure said...

其實沒有什麼像樣的音響,大部分情況下只能聽音樂,也很難分辨出到底是音響之過,還是錄音之錯

奇瑪曼講究錄音的故事我也聽說過,真實性如何就不知道了!

Val said...

炫耀一下我的DG Bernstein Mahler LP。我是在舊家附近常去的二手唱片行找到的,被堆在每張一元的櫃子裏。有二號與四號,都是全新未拆封。因為我已經有CD,所以沒立刻拆來聽,好一陣子後才開了二號。我很喜歡封面上Erte的畫,就想上eBay找找看有沒有其他幾首,看到價格後還以為我看錯了。

我的四號還包在塑膠套裏,上頭還留著$1的訂價標籤。

Val said...

Zimerman是帶著自己的琴巡迴演出的。大約2002年他到美國巡迴時他的琴被Homeland Security查扣,據說是因為木頭還是漆被化驗出有「可疑成份」。後來不知道他們怎麼交涉的,但最後結果是他的琴被銷毀。Zimerman後來巡迴只帶自己琴的內部,到演奏場地再裝進Steinway的殼裏。他自己本身具備鋼琴技師的技能,調音不假手他人。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去學錄音,但是他花很多精力參與錄音過程,確定重播的結果達到他的要求。

很可惜他近年再也沒有其他獨奏錄音。他對美國有不少新仇舊恨,2008年巡迴時在加州宣示"get your hands off my country"抗議美國在波蘭部署飛彈,並且宣稱再也不到美國公演。

Pollini也是自備鋼琴。我看到一個謠言,據說基於社會主義者的原則,他和他的調音師平分所有演出的酬勞。

Val said...

更正:是2009年四月的巡迴,不是2008。

GGs Adventure said...

2009的巡迴,我這篇就是紀錄該事

http://ggsadventure.blogspot.com/2009/05/zimerman-krysti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