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 2007

飛躍38度線-北韓之旅(1)

經過大約三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順利降落。長長的滑行道後,飛機緩緩地來到停機坪. 滑行道的兩旁是北國常見的樺樹,藍天非常沉靜,樺樹也非常濃綠。過了比其他國際機場還要長的滑行道後,兩側景物隨之不同,取而代之的是掩護下的戰機,由機型看來,再由地理環境與歷史淵源推測,應該是米格機吧!有別於一般國際機場,停機坪上只有零零落落幾架朝鮮航空的中載量客機,滑行道旁掩護下的戰機遠多於停機坪上的民航機(在台灣,即使是軍民共用的台南機場,民航機也不至於顯得如此稀落),而我們搭乘的華信包機在這大到略顯空曠的停機坪上顯得有些突兀,因為它是唯一沒有朝鮮國旗標幟的航空器。稀落冷清是我對北韓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在往後數日多次得到印證。

下了飛機之後來到停機坪,大家紛紛拿起相機為此神秘又陌生的國度留下第一時間的見證,沒有豪華的機場大廈,沒有空橋,沒有接駁車旅客們魚貫地下了梯子,安靜中隱約透露不安的往前方低矮且唯一的建築步行而去。沒錯,這就是平壤國際機場,這就是移民關。機場大廈(或許該稱為機場平房比較貼切) 裡幽幽暗暗的,大家一字排開,依落地許可證的號碼站到海關前面,由駐警一一核對證件照片與旅客本人,空氣彷彿凝結著,感覺上時間也凝結了,通過了移民關,領取行李,當地導遊已在另一頭等待忐忑的我們。終於上了遊覽車,可以鬆一口氣了!之前看到電視上介紹初次來北韓的台灣媒體工作者,不巧在移民關時打了個噴嚏,隨即被檢疫人員帶走折騰了四、五十分;又聽說前面的另一架包機中有旅客忘了把入境表格帶下飛機,竟然不准重填一份而被要求回到機上找回原來的那一份;這些前車之鑑都增添了不少緊張的氣氛。隨著窗外景物倒退褪去,當地導遊朴成玉小姐的聲音也越來越清晰。當她初次問候大家時,沒有幾人回答,彷彿大家尚未擺脫剛才的氣氛,噤若寒蟬是最好的寫照!

七十歲的賀禮
離開機場之後,車子平穩地開往北韓的首都--平壤市。由機場水泥地面支線轉換成平坦的柏油路後,忽地「凱旋門」矗立於眼前。凱旋門高60米,寬52.5米,正面有1925及1945兩個年份各刻於兩側門柱上,分別代表金日成踏上革命之年與金日成解放朝鮮於日本殖民之年。拱門高27米,寬18.6米,整座門上共有70朵蘭花(金日成花)點綴其上,象徵著凱旋門興建於1982年,也就是金日成70歲的那一年。的確,凱旋門正是北韓送給金日成的一份70歲的生日禮物。整座拱門由10500片花崗岩所建成。此後數日我們還會參觀多處類似的花崗岩建築,大而無用是我對此類建築的第一印象。此地的凱旋門硬是比巴黎的高出10米頗有互別苗頭的意味,但相較於巴黎凱旋門前香榭麗舍大道的遊客如鯽,平壤的凱旋門似乎少了觀光意義但多了政治意涵。

北韓非韓
「北韓」其實是我們的慣稱,她正式的國名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簡稱DPR Korea)。北韓人其實並不喜歡「韓國」這個名稱,他們稱自己是「朝鮮」而不是「韓國」,尤有甚者,他們並不喜歡「韓國」這個名稱,這是因為「韓國」這個名稱代表的是日本殖民下的朝鮮,因此有不光彩的聯想,因而為朝鮮人民所厭惡。凱旋門所代表的正是這個恥辱的結束,朝鮮終於再度成為朝鮮,而非「日韓合併條約」下的韓國。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殖民達40之久,始自1905年日俄戰爭時日本強佔領土,終於1945年金日成的解放。即使自1910年的「日韓合併條約」算起也有35年的光景。
有趣的是,這種北韓非韓的弔詭並非全球僅見,中華民國非中國是另外一例。正如國際上,我們被慣稱為台灣而非中華民國,甚至很多人並不知道中華民國是哪裡。就算是「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也不代表中國,而是代表台灣。北韓人民即使不喜歡,國際上媒體還是稱之為North Korea,直接的翻譯正是「北韓」。諷刺的是,北韓人所厭惡的日本反而是正確地稱呼其為「朝鮮」,以與被稱為「韓國」的「南韓」加以區別。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抵共產國家之國名都帶有「人民共和國」,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絕非特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一例。這總讓我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南北對峙
1894甲午戰爭,後來由於中國敗戰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被迫承認朝鮮半島獨立,然而,到了1905年,短短10年,朝鮮半島從獨立之國再度淪為附庸之屬。1943年開羅宣言明白宣告朝鮮半島會在適當時機獨立,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度重申開羅宣言中的條文將會被認真地執行,朝鮮的獨立露出曙光。然而,如果世人因此對朝鮮獨立統一而懷抱樂觀希望,恐怕很快又要失望了。雅爾達密約就是這記狠狠地打在這些樂觀者上的巴掌,朝鮮半島再渡淪為國際政治的籌碼,成為美國為求戰爭早日結束而答應野心勃勃的蘇聯所提出的條件--恢復帝俄時期在遠東的利益,以交換敦促蘇聯早日加入太平洋戰爭。此時可說是埋下朝鮮半島日後以38度線南北對峙、分別由美國與蘇聯託管的種子。1945年(正是凱旋門左門柱上的年份)日本宣佈投降,次年七月,美國將朝鮮問題交由聯合國大會解決,同年11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韓國獨立方案,1948年5月10日在聯合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選舉,並於同年8月15日宣告獨立,由李承晚擔任第一任總統並正名為「大韓民國」(The Republic of Korea)。約當同時,北朝鮮也在蘇聯的扶植下自行召開朝鮮特別人民會議,制定「憲法」並於同年8月25日選出「人民最高會議」議員,再於同年(1948年)9月9日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由金日成擔任總理一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