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 2007

飛躍38度線-北韓之旅(3)

重勞輕商
重勞輕商似乎是共產國家的特色,正如同在中國,五一勞動節與農曆新年是兩個最大的節日。朝鮮勞動黨是北韓最大的政黨,由金日成在蘇聯的扶植下成立於1945年10月10日。1995年10月,也就是朝鮮勞動黨建黨50週年之際,占地25公頃、塔高50米(紀念50週年)的建黨紀念塔(Monument to Party Foundation)在大同江畔矗立而建。紀念塔本身有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及知識份子的錘子、鐮刀及毛筆外型的建築所組成,下面則是內部直徑42米的圓形帶,以紀念生於1942年的金正日,此圓形帶代表的是人民、主席(時為金正日)及勞動黨同心一志。

如意料中的,共產國家一般而言較為重視重工業尤其是國防工業,或說是較不重視商業。與其說是反商,或許用「中央計劃式經濟」來描述更為貼切。朴小姐(據她自己解釋應發音為ㄆ一ㄠˊ)畢業於北韓第一學府--金日成綜合大學的外文系中文科(不令人意外的校名,不是嗎?就如同台灣也有中山大學、中正大學一般,稍異其趣的是此兩學校排名並非第一第二),畢業後由國家安排到朝鮮國際旅行社(Korea International Travel Co.)工作,在朝鮮,沒有人失業,人人有工作但卻沒有個人財產。


零失業與勞力浪費
零失業固然是令人羨慕的經濟事實(在此可能稱不上是經濟成就),然而,與其他共產國家或是其他貧窮國家類似的,在這裡,人工之低廉與勞力之浪費令人印象深刻,我深深了解傅利曼在1995年擔任印度政府顧問期間的感受[1]。舉個例子:我們除了司機之外,有兩位全程隨行的導遊分別是朴小姐與金部長(朝鮮國際旅行社中國旅遊部部長),此外,每到任何一個參觀景點都可以看到各景點均有該景點專職解釋、身著傳統服裝的小姐女士數名,此時我們的導遊則權充翻譯用,而這些工作都是由國家安排的。事實上北韓的觀光客數量有限,很多解釋人員都是「備而不用」,理應全陪就可以應付這些了,更何況我們有兩位全陪;另一個例子更極端,地下鐵是由人工開關門的,每列車四個車廂、每車廂有兩個門則每次列車進出車站就需要8個人員負責車門的開關,另外有一名負責舉示「○」表示可以上下車及「×」列車即將開動、請勿上下車,月台另一側也有同樣的人員編制。因此,一個地鐵站的月台至少就有20名人員(不包括其他輪班人員,也不包括售票人員)。在其他國家,列車門自動開關,並由警告聲代替「○」「×」告示舉牌員。這種人工的浪費在其他經濟發展的國家恐怕是不可能存在的吧!因此我認為此地的零失業只是一種經濟事實,甚至是一種經由人力浪費所構成的假象,根本稱不上是經濟上的成就。我想,自動化在這裡恐怕是沒有意義的。此外,北韓的每人平均GNP是1000美元,工資之低廉由此可見。


三免
北韓人民非常自豪的,除了沒有失業人口之外,還有所謂的三大福利,分別是1.免費學習2.免費治療3.免稅。

先說免稅。依我看,既然工作由政府安排,沒有商業活動,沒有個人財產,又何來課稅的需要呢?當然也沒有課稅的基礎。大抵一個國家的賦稅制度無非是藉此獲得支持政府部門運作的資金與從事公共建設與社會福利的支出。既然在北韓財產公有、工作又是政府安排、微薄的薪資也是政府來分配,其餘的都歸國家所有,當然也就沒有課稅的必要。(我記得1998年我到北京出差時,我的北京同事告訴我他們是不需繳所得稅的,據同事表示:當時只有個體戶是需要繳稅的,我不是稅法亦非財政專家,但我受過的教育讓我猜想這與大陸實施共產制度有關,這種情況在北韓再次得到印證,我想我的猜測應該不至於太離譜[2]。)

沒有商業活動的這個事實令我非常吃驚。每到一個國家旅行,我一向相當注意著名跨國企業在各個國家的普及程度,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指標,可以用來推測一個國家商業政策的開放程度、對外國經濟體的擁抱與接納程度。而路邊的商店則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商業活動的活動力。然而,在平壤,甚至日後北韓的其他城市,商店少得可憐,而我們用餐的地方也只見到與我們搭乘同一包機的同行旅客,或非常少數的其他遊客(多數來自大陸東北)。在這裡看不見Starbucks 、可口可樂,也看不見McDonald,所謂民以食為天,當然更別說看見其他舶來名品了;如果說那是因為仇美因而不引進美國企業那又是另當別論了。在北韓,我們見到的「舶來品」多數是來自中國,而同行旅客曾多次要求導遊帶我們到市集逛逛見識見識未果,最後導遊終於說了原因--我們的市集是用糧票的,你們又沒糧票,沒有配給的。真是令我吃驚的事實啊!我難以想像時至今日北韓仍然普遍甚至應該說是依賴配給券(連和尚尼姑亦然)來購買日常必需品與食物,那麼一切便有了合理的解釋,因為一個沒有市場的地方,那些經濟體根本沒有存在的空間與必要。

我們問過導遊,北韓是聯合國的一員,但卻沒有加入WTO,這也不難理解,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何須加入WTO呢?

目前國際上實施共產主義的國家中,蘇聯解體,中國逐步漸次開放,並允許個體戶的存在,但北韓,即便是路邊賣汽水的小販都是國營的,小販以記帳的方式記下賣出的數量以便向國家報告,小販本身則是領國家發放的薪水;共產如此,封閉如昔,再再令我吃驚。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物價的意義到底何在。我們透過導遊得知,一杯路邊販售的汽水(約150至200cc)竟要價折合約台幣15元,比起來台灣一瓶易開罐也差不多這個價錢;或許是因為汽水在這裡代表的並非消費品吧!價格高昂,購買的人當然也少(不曾見到有人購買,我想只有觀光客或是當地高官才有這個購買力吧!否則以其平均GNP來算,一年只不過能購買2000杯汽水);問問導遊,她說她曾經買過一次,當她購買時,路上行人簇擁圍著她,紛紛問她滋味好不好而且投以羨慕的眼光,這倒是驗證了我認為汽水在北韓是奢侈品的推測。由於是國營,小販當然不會在乎生意好壞,也沒有必要想方設法的來促銷。這就是零失業率的經濟,也是勞力與經濟效率的浪費。看來唯有透過自由經濟的競爭,選擇可以更多,效率也得以提高而更物美價廉。

[1] 見「兩個幸運的人」,文覺出版社出版
[2] 另一巧合.之前中國剛通過物權法,顯示中國向資本主義靠攏

No comments: